本书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2020年的政策法规、审评审批、生产经营、进出口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进行了预判:未来两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并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
蓝皮书指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良好机遇是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政策已经出台并将继续出台,这给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将给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条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将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医疗器械的需求特别是家用医疗器械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将快速发展,医疗保险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必将不断增长;随着一些高端医疗器械“卡脖子”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由于少数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有关高端医疗器械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引进有可能遇到障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各类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眼镜、呼吸机、相关诊断试剂等的出口增幅可能有所降低;随着国家对部分大型医疗器械与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逐步实施,相关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生产管理、营销模式、销售策略将面临新挑战。
蓝皮书总结分析认为,未来几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医疗器械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医疗器械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创新医疗器械将加速涌现;医疗器械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将增多,平均规模将逐步扩大;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前景广阔。
医械行业存在的“顽疾”
过去20年间,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从制度建立到逐步完善,解决了许多阶段性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近年来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
一、医用耗材价格的虚高问题与药品价格类似,个别品类价格趋高的势头还需进一步遏制。
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不完善,省级、地市级、医联体、医疗机构等各级招标齐登场,部分地区实施中存在操作不规范、违反公平竞争等问题,影响集中采购的公信力;招标中介五花八门,给监管造成困难。
三、医用耗材品类多、规格多,各地编码不统一,价格难以参比,信息难以共享。
四、最低价中标、最低价联动、规定降幅中标等措施在各地广泛出现,但评论不一。
五、带量采购首次写入政府文件开始,据统计目前已经有20多个省份(市)将其写入采购文件,但在实施中带量采购执行程度有差异,承诺的“量”不一定能保证。
六、票据管理方面,部分省份在医用耗材上已经全省或部分区域开始同步药品,实施医用耗材“两票制”但实际执行中,票据的检查和处理、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及时性、推广行为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七、耗材“零加成”逐渐在多地执行,加速了医疗机构设备、耗材、试剂等使用科室托管、资产外包等模式的出现。